2024年,观众的喜好正发生着变化,“短剧味儿”的长剧受到广泛青睐。根据欢网大数据,在微博认证的四部爆款剧中,《与凤行》《庆余年第二季》《玫瑰的故事》已在短视频平台上热度破亿,而《墨雨云间》更是成为剧集市场的黑马。即便在电影领域,短视频风潮也影响深远,如影片《默杀》被观众评为短视频拼凑而成的电影,票房突破12亿。

反观被寄予厚望的传统大剧,却因节奏慢、铺垫多而未能达到预期。长剧是否需要短剧化以适应市场变化?短剧化在实操中是否可行?这对长视频市场有何影响?娱理工作室对此进行了调查。

长剧短剧化的趋势早在多年前就显露端倪。2019年,《庆余年》的播出曾掀起热潮,其现代人穿越古代的设定、快节奏和精品制作都让观众大呼过瘾。然而五年后,《庆余年2》虽在制作上有所提升,但观众已习惯快节奏短剧,对其铺垫多、节奏慢的表现不再买账。

《墨雨云间》则巧妙融合了短剧元素,抓住了观众的情绪价值。导演马诗歌提到,早在三年前便预见长剧观众会受短视频影响,并在创作中融入了短剧的强情节和大冲突元素。

短剧的崛起也吸引了众多资深影人和权威媒体的参与,如周星驰、王晶等。短剧因投资小、制作快,成为市场新宠。而长剧在短剧化过程中,逐渐将手伸向短剧的优势。

为何2024年影视剧集短剧化成必然趋势?

长剧短剧化的可操作空间有多大?短剧通常原创编剧,选择题材时预测市场热点。长剧则关注主流文学平台的IP,制作周期长。编剧夏梦莹指出,短剧和长剧编剧的界限已被打破,短剧编剧的需求上升,长剧编剧也开始写短剧。

短剧对市场的影响在于观众对无聊内容的容忍度降低。长剧短剧化不仅是迎合市场,更是倒逼创作者拒绝拖沓,提高节奏和情节强度。

《墨雨云间》的成功让更多公司关注短剧元素,但长剧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复杂人物的刻画和史诗类故事的讲述。未来,长视频平台需在内容上保持高质量,满足多元受众需求。

长剧短剧化是尊重和相信观众的表现,不是自我矮化。只有真正理解观众需求,创作者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