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5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访问度小满科技总部,展开了关于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深度调研。这一交流不仅为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的结合开辟了新视野,也加速了智能科技在金融行业的落地应用。
在度小满科技的总部,邬贺铨院士一行参观了金融科技展厅,详细了解了度小满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与未来规划。期间,度小满CTO许冬亮向邬院士展示了公司在金融大模型领域的探索与发展,尤其是“轩辕”大模型的突破性进展。许冬亮指出,“度小满自从去年发布‘轩辕’金融大模型以来,已经开源发布了19个全参数模型矩阵,这些模型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金融领域开发者的需求。通过开源大模型,我们希望降低金融机构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时的门槛,从而推动金融行业更高效地服务实体经济。”
从“轩辕”大模型到“XuanYuan-70B”大模型,度小满的技术持续突破引领行业发展
2023年,度小满科技开源了国内首个千亿级参数中文金融大模型“轩辕”。不仅如此,度小满还在2023年9月发布的“XuanYuan-70B”大模型在C-Eval和CMMLU两大权威榜单上表现优异,跃居开源模型榜首,证明了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领先地位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度小满进一步推动了“轩辕”大模型的落地应用,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的适配和优化,为更多的金融机构提供了试用和应用支持。
智能体的崛起:从大模型到智能决策
在此次交流中,邬贺铨院士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剖析,特别是智能体在大模型基础上的应用。他指出,当前的AI应用正从传统的大模型发展到智能体,智能体不仅可以实现自主决策,还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业务场景。“如果将大模型比作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,那么智能体就像是应用商店(APP Store),它能提供多样化、灵活的解决方案。”邬院士强调,智能体能够在金融行业中进一步发挥作用,尤其是在提升数据处理效率、优化风险管理及增强客户服务方面。
AI赋能金融行业:在小微企业、信贷及风险管理中的潜力
邬贺铨院士还特别提到,尽管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已有初步应用,但许多领域仍需深耕。尤其是在AI辅助的获客、对小微企业经营数据的获取、贷款人在不同贷款平台上的行为分析等方面,AI和智能体将能提供更精准、及时的服务。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提升决策效率,还能够优化客户体验,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革新。
中关村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:人工智能的多维探讨
此次访问还包括了在度小满总部举行的“中关村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”,该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的前沿理论与产业应用,尤其是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安全性、多模态应用等话题。在论坛上,度小满展示了最新发布的“轩辕3.0”大模型,凭借其卓越的金融事件解读、风险分析及投研应用能力,迅速赢得行业的关注与认可。通过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,度小满继续探索大模型与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巨大潜力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轩辕3.0”在金融领域的表现优异,尤其在金融事件解读、金融业务分析及风险管理等方面,其综合评测表现超越了多款国内外主流大模型,包括GPT-4。度小满的技术持续进步,成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。
【人工智能驱动金融变革】邬贺铨院士调研度小满,揭示AI大模型和智能体的未来应用
从邬贺铨院士与度小满的深入交流可以看出,人工智能特别是大模型与智能体的结合,正成为金融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。随着技术不断成熟,智能体有望成为金融科技领域不可或缺的决策支持工具,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智能化、精准化、服务化的方向迈进。度小满凭借其在大模型领域的持续创新,已经站在了行业的前沿,未来在AI驱动的金融变革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